氣道管理模型能夠進行模擬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面罩通氣、口腔氣道液體異物吸引及環狀軟骨按壓等操作訓練,模型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形態逼真,操作真實等特點,適用于廣大醫學院校、護理學院、臨床急救、麻醉等臨床示教和實習操作訓練。
一、手法開放通道:多功能氣道管理模型取仰臥位,雙手平放于模型兩側,操作人員站在模型頭前,雙手食指放在模型下頜角處,向前向上將下頜角提起,使模型的下牙槽平面高于上牙槽平面。
二、面罩加簡易呼吸器通氣:面罩通常由橡膠或塑料制成,由主體、面部密封圈和接口組成。首先選擇合適的面罩,給密封圈適當充氣,左手握持面罩,拇指和食指放在面罩體部即接口處的兩側,并向下用力,以使面罩貼緊面部保持密封,其他三個手指放置在下頜骨上,中指位于頦部,環指和小指位于下頜角處,右手擠壓簡易呼吸器對氣道模型進行輔助或控制呼吸。
三、逆行氣道管理術:先進行環甲膜穿刺,將導絲經環甲膜送入氣管,通過喉部,到達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將氣管導管沿導絲插入氣管。
四、經氣道噴射通氣技術:當不能通過面罩或氣管導管進行有效肺通氣時,如果沒有其他可使用的通氣措施時采用粗口徑的靜脈套管針穿刺環甲膜進行氣管噴射通氣是處理面罩不能通氣且氣管插管失敗狀態的一種簡單和極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與上呼吸道有關的手術和防止常規氣管插管中發生的插管失敗。
五、氣道濕化液的進展:濕化液的選用,常規采用生理鹽水,濕化液不宜采用生理鹽水,而是應用消毒蒸餾水或0.46%的鹽水。因為肺蒸發面大,鹽水進入支氣管肺內水份蒸發很快,鹽份沉積在肺泡及支氣管形成高滲狀態,引起支氣管肺水腫,因而用蒸餾水或0.46%鹽水更符合生理要求。濕化液量每日宜155~250ml,因為氣管切開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喪失水份達200ml,為了補充每日消耗量,維持支氣管表面細胞纖毛的正常功能,使支氣管內分泌物向上移動,必須準確,定時做好濕化。
氣道管理模型能夠進行模擬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面罩通氣、口腔氣道液體異物吸引及環狀軟骨按壓等操作訓練。模型由環保PVC塑膠材料,不銹鋼模具,經注塑機高溫注壓而成,具有形態逼真,操作真實,結構合理,牢固耐用等特點,適用于廣大醫學院校、護理學院、臨床急救、麻醉等臨床示教和實習操作訓練。